融合传播时代的党报创新路径

时间: 2024-01-28 19:42:26 |   作者: 半岛体育

  2019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人民日报以全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创刊70年以来的第15次改版,此次改版凸显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在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全报彩色印刷;二是对报纸版面数量作了合理调整——工作日由24块版改为20块版,周末和节假日由12块版改为8块版;三是以守正创新理念为指导,确立走精品化办报之路,以更好适应新时代读者的新需求。

  1月1日上午10:59,人民日报法人微信公号发布信息《今天,人民日报变样了!》,正文中在简要说明人民日报从元旦起全新改版后,全文刊发了在当日报纸头版见报的《致读者》,同时贴出8个版的版面图。这一信息发布后,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而且还被2.3万人推荐到“看一看”。在读者留言中,很多人评价说“与时俱进,追求更好的质量!支持!”“顺应时代变革,为人民日报点赞”“人民日报为中国添彩”……读者热情洋溢的肯定和称赞,是对人民日报此次改革创新、探索精品化办报之路的最佳褒奖。

  此次改版,是人民日报顺应近年来新闻传播方式新变化和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积极主动作出的重要调整,是人民日报奋进新时代、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大举措。

  改版后的报纸,在工作日基本上分成要闻新闻、评论理论、周刊副刊三个板块。在报纸版面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整合优化的同时,各个版都使出浑身解数,通过精心提炼编辑重点报道的提要和导读等,努力降低读者阅读的“难度系数”,提升稿件的易读性,切实把部分读者的“难读”感受变成“易读”体验。毋庸讳言,人民日报一方面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承担着大量重要宣传性工作和重大主题报道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严肃性大报,在报道的态度立场和文风写作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要求。因此,人民日报的很多稿件特别是前几个要闻版的报道,往往有着足够的厚重、端庄、大气,而在表现形式上则显得有一点活泼不足,从而给一些读者造成“难读”的刻板印象。

  此次改版后,一些原本就设有核心阅读与内容提要的新闻版、评论理论版以及周刊专版等,将此进一步加以完善,而对于要闻版来说,则是从无到有,是一次质的改变。

  此次改版,将导读作了革命性的突破:一是着力提升“导”的含金量,通过提炼内容要点、展示文章观点与标题形成有力配合;二是切实增加“读”的设计感,通过运用鲜明色块托底与适当元素点缀,让导读从单纯的文字呈现转为图文一体。像1月6日的导读,不仅成为当天头版的新看点,也起到了有效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有关报道的直接效果。

  这次改版对各版的总要求是要依据自己定位,加强研究策划,努力多做高品质质量、有深度的精品报道,多登思想性、启示性强的重头文章,这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纸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加强。对一般读者而言,阅读人民日报和阅读晚报都市报的体验可能差别很大,对后者基本上能采用翻阅式浏览,对前者则需要平心静气甚至是凝神聚气地细读深思,也就是说,二者很典型地反映出当前读者读报的深阅读与浅阅读之差别。

  开年以来的人民日报,从头版要闻到最后的副刊等各版面,在稿件要求与呈现上均有了明显变化。要闻版特别是头版大力加强和改进领导核心的报道,进一步突出重要观点、提炼核心信息;其他重要报道则注重了强化新闻性,减少宣传味,让报道内容更新鲜、更务实、更有贴近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育等各新闻版下大力气主攻头条,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同时力争抓独家、抓原创,报道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做出深度、宽度和厚度,有效提升了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评论版稿件强化把握“政治正确、见解独到、议论周全”要旨,提高观点生产力和传播力,向读者解释说明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怎么样看待社会现象;理论版提高站位,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提升了议题设置、理论辨析、话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文章的“精”与“深”上取得明显突破。周刊加强选题策划,在专业和深度上做足文章,既有问题意识,又有建设性和启示性。副刊则在保持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约请名家大家,以精品佳作来提升版面分量。

  读者能够正常的看到,一方面,报纸上的工作性报道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地方的工作性报道大幅度减少,以往读者一看就能闻出的宣传味道明显减淡;另一方面,稿件体现出了更高的质量水准,绝大部分稿子的新闻性、时效性、故事性、思想性显著地增强,来自基层一线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比比皆是,体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稿件层出不穷。

  “好酒也怕巷子深”“好马配好鞍”等谚语,充分说明了外在装饰、形式的重要性,这对报纸版面而言更是自不待言。改版后的人民日报,从形式上来看,全部版面实行彩色印刷自然是最大的亮点,但长远来看这只是一个基础性的优势,还必须不断在版面美化上加以改进创新,以实现让读者的阅读能够产生由衷的悦读之感。

  大力增加图片的数量,努力做到图片报道的精品化,是改版以来各版在用图上的显著变化。改版前,明白准确地提出每天的报纸“要有收藏级的图片”,为落实这一指示精神,报社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大力充实、充分用好原有的图片库;二是向全国各地各级新闻媒体的摄影记者发出号召,携手打造和拓展新的图片库;三是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实现战略合作,切实发挥协会会员的专业摄影优势。通过这一些举措,努力实现图片的“新、深、美”三重境界——“新”是指时效性、新闻性,以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图片来提高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深”是指有深度、有思想,通过加强主动策划,及时反映政策、聚焦社会热点,同时力争做到情节化处理和故事化表达;“美”是指精美、精致,努力做到不仅要求图片画面美观,而且在版面表现上也富有美感,以艺术化手法扮靓版面。

  另外,各版在遵循人民日报守正得体、端庄大气的传统风格基础上,积极探索生动鲜活、求新求美效果。版面编辑和美编通过设计上的大胆创新,打破常规,灵活使用色彩、线条、色块、图表等各种元素,尽力实现文图结合的协调与美观,使得版面既有活泼灵动之感,同时又不失精美大气。以1月2日的经济版为例,当天的版面以整版报道长三角的融合发展状况,在版面编排呈现上既做足了文字的分量,又充分突出了设计之感——配发的圆弧形图示中将古典的苏州园林亭台楼阁、优美的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等与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浦东结合起来,能够说是设计巧妙、独具匠心。

  创新无止境,永远在路上。人民日报此次改版的帷幕刚刚拉开,以后将会用更多探索、更多努力,来回报读者的厚爱。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快速的提升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