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4这一波销量超出人们预料之外。据数码闲聊站爆料称,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小米14超iPhone15Pro首销量,打破了平台最近一年来的单品销售纪录。
从当前线下渠道的情况去看,小米14的销量情况确实出乎预料。在笔者看来,首先是小米14这款手机的性能、外观设计还是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无显著的短板,其次是3999元起售价定价的吸引力很高。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其实际表现决定了最终体验,小米14采用骁龙8 Gen3处理器,相比小米13,单核提升12.6%,多核提升30%,GPU性能提升20%以上,光追性能提升42.8%。
上次安卓CPU多核打赢苹果还是在7年前835刚出的时候。而在今天,多家测评结果都显示8Gen3的性能和A17 Pro绝大多数都是一个级别,在专业机构极客湾的测试中,8Gen3单核性能跟A17 Pro或还略有点区别,但是多核性能表现实现了对苹果的首次赶超。
论性能的提升幅度,小米14无疑是让人满意的。能效方面也处于相对领先。从极客湾的CPU和GPU能效曲线图,就CPU部分而言,骁龙8 Gen3相比骁龙8 Gen2是有提升的,同样达到骁龙8 Gen2峰值性能的情况下,骁龙8 Gen3的能耗要低34%,和A17 Pro相比骁龙8 Gen3的多核能效也处于领先的水平。
客观来看,这是小米的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旗舰手机,从小米澎湃OS、小米澎湃双芯电力系统、环形冷泵散热系统、小米自研龙晶玻璃、全等深微曲屏、C8低功耗屏幕材质,以及移动影像领域Summilux镜头再到无级可变光圈、全新专业高动态影像传感器以及把存储中的预留空间用算法拿出来这种微创新等等,总的来看,相对过去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对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与实用性创新层面的思考。
小米自研的澎湃OS系统此前在圈内引发了热议,它宣称能提供超强的异构兼容性,支持200+处理器平台和数百种设备品类,这或许也推动不少消费者尝鲜小米新系统。小米14搭载的CPU虽然仅支持64位架构,但澎湃OS通过内置 32 位转译内核的方式让用户在新设备上无缝运行32位应用,性能更好。
消费者买手机有支持国产品牌的感情情怀部分,但同时也是理性的,关注综合性价比,如果两方面兼顾,自然更好。从小米14来看,无论是续航、芯片、拍照、系统、外观设计以及防摔等诸多方面来看,无显著的短板。
芯片虽然用的是高通的,但现阶段性能方面确实是能打,关键是它的售价其实是低于消费者预期的,3999元起售价这个定价可以说打破了近3年来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高端旗舰的一个记录。放在友商阵营,起售价很可能是以4399~4999元的起售价开卖。这其实是小米重新拾回了性价比的这个定位。
在国内,超高性价比对用户的价值依然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当前消费者更加讲究务实耐用性的当下,小米14凸显了它的价值。
另一方面的因素是,小米14这款手机的国产化率提升,对供应链的参与度提升,除了SoC之外的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化替代。
可以说,华为小米的销量上涨背后,其实也有供应链国产化以及供应商的支持的成分在,事实上,老美对华为的打压,苹果对国产供应链的抛弃,对消费的人是有影响的,这次小米14依然是高通芯片,但是其他零部件上国产化程度相对过去提升了不少。
尽管不少人认为买手机,要关注产品不看情怀,但不能否认在美国制裁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买手机多少受到了这种不公平市场环境的影响,让更多消费者偏向于支持那些国产化率高的品牌,这种消费心理是客观存在的。
事实上,不光消费者心理在转变,供应链方面也在转变,毕竟,终端产品是带动产业链创新的关键角色。如果你的供应商在本地生态链,那么无论是工艺的改进、还是成本的优化、或是良率的提升,供应商与品牌可以越来越好的长期的协作与磨合,这可能因此提高你的竞争力。
在《制造繁荣》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产业工地的观点,大致就是,产业公地上的每一“物种”都不是孤立的,每一物种保持独特优势与关联的产业交换资源会让彼此获益。这类似一个生态系统。即产业在地理分布上的统一性与完整性会推动整个产业的集聚效应与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距离上的邻近的企业间技术、人才和配套的完善,会让整个产业集群受益。
放到手机产业链来看,华为小米将重心放在国内产业链的磨合上,让整个产业集群受益。而苹果的零部件正在远离国内产业链,前段时间据日经报道,Phone15系列的中国零部件价值占比已经萎缩到2%,一堆中国供应商遭苹果抛弃,苹果手机里的「中国制造」含量是在逐年走低的,本质上,当苹果远离国内供应链的时候,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就不在了。小米华为都在暴涨,背后或也是供应链集群生态的支持与反击。
据某业内人士称,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让中国供应商过去蒙受巨大损失,众多供应商被剔除出果链,加上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使得这次反击变得更复杂和敏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手机产业崛起和不容忽视的力量。
这背后,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一家跨国公司对当地产业链的贡献程度会非常大程度反映在销量层面。这背后有市场之间的竞争因素,有消费者情感因素,也有产业链的替代因素。另一方面,中国供应商、渠道商也在全力支持华为与小米。这也导致其手机市场占有率的持续增长,订单激增。
华为Mate60的崛起对苹果销量造成了压力,而如今小米14的这种势头来看,则是另一重压力,虽然小米的定价偏中高端,与iPhone15系列定价存在一定的错位,但本质上也是对中高端存量用户市场的争夺,在4000元以上的价位,用户群重合度很高。
事实上,华为Mate60系列目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供货情况还不稳定,很多消费者抢不到货,原本iPhone15可通过当前的空窗期与产能不足的短板,加大营销力度,通过充分的货源与价格战来抓住潜在消费者,目前来看,尽管iPhone15系列前段时间有一波降价,但小米也利用了这个空窗期,从当前的势头来看,小米对存量市场用户的争夺力度,似乎也不容小觑。
在过去几年,因为华为的淡出,iPhone在高端市场占比正在逐步扩大,2022年,苹果在中国高端市场占有率从71%扩大到了75%。从目前的最新数据分析来看,苹果在中国高端市场占有率是65%,相比9月份的67%,下跌了2个点。
高端市场一直是苹果的铁桶江山,当挤牙膏式升级也能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苹果其实已经在打盹了,忽略了外部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的变化,在苹果的设想中,iPhone15系列或许一如iPhone12、iPhone13以及iPhone14那样,拿着望眼镜也找不到对手,高端市场的铁通江山没有人可以染指。
谁知道手机行业的竞争,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有了足够多的参照物与竞品,强势竞争对手回归带来的消费者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时候,当供应链厂商开始有意识的支持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抢夺市场反击的时候,形势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在高端市场,能强势抢夺苹果市场的只有华为,但目前来看,小米也有机会分一杯羹。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当苹果零部件“中国制造”含量降低的时候,大量中国供应链厂商要活下去,只有抱团支持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抢夺科技巨头苹果的市场占有率,才能活下去,这也间接导致苹果在中国的产能与销量遭受挫折。从趋势看,iPhone15的销量预期可能可能还要进一步下行,苹果帝国在高端市场的铁桶江山,可能已开始出现裂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