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的1861年9月5日,太平军占据的长江中游重镇安庆被湘军攻破,长达一年多,触动皖、鄂、赣、苏、浙几省战略态势的安庆之战落下帷幕。此战的失利,成了太平天国命运的转折点,太平天国失去了天京上游最终一道屏障,面临清军的步步紧逼,不得不采纳全面守势,直至三年后消亡。而湘军在此战中自动、灵敏的围城打援战术,为往后百年来我国战役艺术,供给了一个经典的典范。
按曾国藩的说法,开始提出组织安庆战役主意的是湖北巡抚胡林翼。从1857年始,胡林翼就策划攫取安庆,只不过受总的战役局势的约束,没获得重要发展。1859年11月,曾国藩、胡林翼、湘军水师统帅杨载福、彭玉麟,还有时为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在湖北黄州开会,定下了进攻安庆的战略决断。这时湘军也没闲着,多隆阿从1859年9月到1860年2月,趁着陈玉成回师东向的机遇,连续攻下石牌、太湖、潜山三个安庆周边的战略据点,逐步形成了对安庆的合围。
就在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下的第三天,太平天国的精英们在天京开了一个会,洪秀全掌管,参加者有干王洪仁玕和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会议的议题只要一个——怎样解安庆之围。陈玉成的方法是直接到安庆扑上去打,洪仁玕的主意则是——分两路大军,一支在江南、一支在江北,不论安庆,直扑武昌。由于武昌是湘军大本营,是安庆围师的后勤补给中心。湘军必然会分兵来救,就有或许撤围,简略地说,这个方法是“围魏救赵”。最终洪的定见占了优势,决议江北一路由陈玉成带领,从安徽入湖北;江南分四路,李秀成、杨辅清、黄文金、李世贤,以李秀成部为主,从江西入湖北,五路大军会剿武昌。从方案上看,这个组织十分精彩,只不过后来在履行层面上出了问题。
“打武昌、救安庆”,其实便是太平军奔袭杭州然后回马攻破江南大营这一成功战例的翻版,湘军高层对此也有一些提早的判别,但是限于手中军力的约束,并没有在武昌留太多的部队防卫,湘军的算盘是:在太平军围武昌之前,先把安庆拿下。
1860年6月8日,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率13营近万人进入安庆城北战略要地集贤关,安庆之战打响。曾国荃交兵的特点是“扎硬寨打死仗”,从他一开始带兵打吉安用的便是“以围代攻”这招,因而也得了个外号,叫“曾铁桶”。这一次,“曾铁桶”故技重施,在城东北西三面挖长壕两道,内壕用于围困安庆城内太平军,外壕用于抵挡太平军援军,部队驻扎在两壕之间,阵营修得极为厚实、巩固。城内太平军出城作战,曾国荃绝不越壕迎击。
安庆南面临江,水路封闭由操控长江的湘军水师担任。6月20日,在水师杨载福的督战之下,太平军降将、北王韦昌辉的弟弟韦俊攻下安庆城东北的枞阳,这是安庆仅有的对外陆路联络通道。至此,湘军完成对安庆的合围。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