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4-23 19:24:50 | 作者: 半岛体育
201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致读者》宣布自即日起实行改版,设计更加精美,照片更多更好,图表样式新颖……改版一个多月来,人民日报焕然一新的面貌,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肯定,“眼前一亮”“越改越接地气”“多彩的人民日报报道人民多彩的生活”等众多留言,既是读者对改版后人民日报的由衷赞叹,也是对党报人不甘平庸、不停地改进革新的使命担当的真心点赞。这次改版是人民日报创刊以来的第15次改版,从这天起,走过70年历史的人民日报进入了全彩印时代。此次改版的核心和目标是把人民日报办成一张精品化的报纸,在改版中,人民日报编委会认真贯彻中央指示,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工作落实。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把握传播规律,不停地改进革新宣传报道的理念、内容、形式和方法,努力把更多内容生动鲜活、版面庄重大气的产品奉献给广大读者。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新年改版的实践和探索对全国新闻界是一件大事,对媒体融合时代纸媒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标杆价值和示范意义。
此次改版的主要方面可概括为两个“一减一加”:“减”是版面数量的缩减,工作日和周末版面均减少4块;“加”是报纸色彩的增加,由黑白印刷(部分地区部分版面彩印)升级为全彩印刷。“减”是工作性报道的减少,有水分报道的减少;“加”是核心报道的强化,深度和生动可读报道的增加,拉近中央政策与百姓的距离,推动报道内容精品化。
改版后的人民日报,工作日为20个版,周末和节假日均为8个版,按照“要闻新闻”“评论理论”和“周刊副刊”三大板块布局,停办和新开栏目均超过一百个以上。为适应新传播环境下读者阅读需求的新变化和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人民日报以强烈的读者意识、效果意识改进创新,对改进重大时政报道、提升版面头条自主选题报道质量、加强舆论监督报道、创新高访报道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改进新闻标题,用生动的标题吸引读者,用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大的信息量,通过加强图片报道,强化采编人员的新闻图片意识,切实提高图片报道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增加报纸版面的新媒体元素,实现报、网、端同频共振。一系列重大改版举措,给新年以来的人民日报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做强要闻新闻。要闻新闻板块是人民日报的主体板块,与改版前相比,改版后的要闻新闻板块在版面数量上的占比提升明显,要闻版日均约6个版面,突出重大、权威,其中的头版作为时政报道刊登的主阵地,在改版后进一步强化了领导核心的报道,突出重要观点、核心信息、最新表达,其他新闻着力增强新闻性,减少工作味,让内容更新、更实、更贴近百姓。要闻版的重点报道、长篇稿件等,也通过设置核心阅读、提炼内容提要等方式,提升报道的易读性,让报道变得鲜活起来。新闻版由经济、政治、社会、生态、体育、国际等版面组成,突出热点、深度,新闻版主攻头条,强化新闻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强调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故事说话,向新闻事件本身以外延展,做出新闻的深度、宽度和厚度,努力提高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
改版后的要闻新闻板块,新闻多了,故事多了,一般性报道明显减少。1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磅推出《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系列报道,对习视察过的河南、新疆、陕西等地农村发生的巨变进行深度报道,截至2月11日,该系列报道共推出13篇,均刊发于头版头条或报眼位置,该系列报道采用“重要讲话+通讯+数据图表”的方式,把读者感兴趣的“背景资料”巧妙融入文章中,在写法上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拉近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规格之高、频次之多、规模之大,体现了改版的新气象。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从首篇的《引水修路产业兴 增收致富日子红》,到2月11日的《产业兴旺火塘暖 文明卫生气象新》,每篇均是前后各7字的对仗标题,编辑的精心用心,为报道的精品化增色不少。自1月21日启动的“新春走基层”专栏,记者带着满满的热忱与祝福出发,比脚力、比眼力、比脑力、比笔力,报道所体现的故事性和思想性,都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做优评论理论。评论理论板块是人民日报的优势所在,人民日报自2013年1月4日开设评论版以来,该版即以观点敏锐、立场鲜明赢得广泛认同,改版后,评论版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加强选题策划,关注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提高观点生产力和传播力。评论版把新闻图片作为强化观点表达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刊登文字评论的同时,加入更多的新闻图片,既可以缓解读者的阅读疲劳,又能够发挥图片的视觉优势,为文章观点提供可视化表达,从而增强评论的信息量和表达力。比如,1月25日评论版的《奏出团圆的交响曲》,在一栏短文右侧,用三栏位置刊发两幅图片,展现各地人们制作春节美食的场景,一块块豆香干、一个个腊米粿,犹如跳动的音符,奏出团圆、幸福、温情的新春交响乐,图片的主题与言论的观点高度一致,起到了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理论板块由理论、学术和观察等版面组成,改版后的理论版注重提质增效,持续深化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提升议题设置、理论辨析、话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精深上下功夫,注重理论、学术和观察三个版面的联动,各有侧重,彼此呼应。1月2日至7日,理论版连续推出4个专版,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等四个方面组织策划,约请权威专家撰写理论文章,阐释精准,分析透彻,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认识统揽“四个伟大”的重大意义、时代内涵、科学路径,自觉投身于“四个伟大”进程,提供了思考和启迪。
——做活周刊副刊。周刊副刊板块是人民日报内容丰富性的体现,改版后的周刊副刊版面数量虽有缩减,但在做出特色和独家上着力颇多。周刊围绕特定话题,做专做深,予人启迪;副刊则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在丰富性上下足功夫,用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报道,为报纸增添鲜活、精美和雅致气息。
1月2日,人民日报第20版大地副刊整版刊登报告文学《行走的脊梁——泰山挑山工纪事》,精选老一代挑山工陈广武、女挑山工群体“五朵金花”、独臂挑山工梁京申、“80后”挑山工夏育国、30年“挑龄”的资深挑山工王荣泉等数位泰山挑山工典型,用文学的笔法,用夹杂着泰山地域方言的短句式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挑山工坚韧智慧、乐观自强的精神,这篇报告文学作品采访扎实,人物鲜活,文字灵动,寓意深刻,是一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佳作,文章见报后,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2月4日至9日,假日生活版紧扣新春佳节喜庆热烈的主题,连续推出特色专栏,为春节期间的人民日报增添了一抹靓丽色彩,让读者在假日中读报更轻松愉快。其中,“非遗年集”栏目在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假日里对与之相关的“非遗”进行报道,既增加了节日喜气祥和的氛围,又能通过弘扬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引导读者从身边的“非遗”中找到共鸣,树立文化自信。“新春新年俗”栏目,则把目光锁定在新近流行的过年方式:在异乡打拼的人们把父母子女从老家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不再为抢不到回乡的火车票而发愁;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中辛苦了一年的人们选择乡村民宿过除夕,在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中体验更浓的年味儿……这些融合了传统与时尚的新年俗背后,反映的是城乡发展、经济稳步的增长、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图片报道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抓手,新年改版以来,人民日报着力加强和改进图片报道,在充实完善原有图片库的同时,重新整合人民视觉新闻图片收发平台,寻求各级媒体新闻摄影记者的支持。该平台运行以来,吸引了近千位全国各地专业摄影记者、通讯员签约注册,平均每天来稿照片数量为1000幅左右,签约人数和来稿量仍在稳步增长中。
人民日报还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进行战略合作,发挥专业摄影师的优势,为报纸提供优质图片。去年年底,人民日报启动了“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全国精品照片征集活动,不间断对全国摄影人征集符合报纸定位、紧扣版面主题的优质图片,该活动对期待中的好照片提出了“求新”“求深”和“求美”的标准。求新,是把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呈献给读者,提高冲击力、感染力;求深,是围绕话题,关注热点,紧跟政策,主动策划,情节化处理,故事化表达;求美,是不仅要求照片新闻性、思想性兼备,还要有艺术化的表达,让版面亮起来。从元旦开始,每周由专家评委从刊登在人民日报的照片中评选出“人民日报收藏摄影作品”并给予奖励,截至2月10日,共评选6期“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有8件作品获评“人民日报收藏摄影作品”。
优质图片供给的增加,给报纸的图片报道带来了明显变化。统计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人民日报版面总数和使用图片数量不难发现,在版面总数由2018年1月的632块版减少为2019年1月的512块版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刊登新闻图片的总数由去年1月的749幅增加至今年1月的928幅,增幅达23.98%。这一方面说明,采编人员的图片意识明显地增强,过去不少版面“密密麻麻文字+单幅图片或零幅图片”的状况大有改观,另一方面也说明,来自专业摄影师、各级媒体新闻摄影记者等的优质图片,为版面选图用图提供了更多选择,为图片报道迈向精品化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图片报道质量来看,最明显的变化是大图增加、组照增多,相较于单幅图片会存在角度单一、深度不足等问题,在反映新闻事件的深度和报道角度的多样性方面,组照的优势往往越来越明显。组照是版面编辑对图片报道策划能力、编辑能力的集中体现,既能通过组合呈现营造视觉重心,又能够丰富报道视角,用形象语言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在前6期入选“人民日报收藏摄影作品”的8件作品中,《巡山的路 风雪不误》《别怕,来我家!》《孩子们的开心回家路》等5件均为组照,组照的表现力由此可见。比如,社会版新设的图片专栏“暖相册”,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刊登一组图文报道,先后推出的《“冰花男孩”,这个冬天不太冷》《搬出深山,我们家有新房了!》《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教下去》,以及在春运期间推出的“暖相册·春运故事”,均紧扣社会热点,反映群众生活,让热点话题变得更形象、易读,既丰富了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也使新闻报道更加有深度、有温度、有见解,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人民日报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形成了庄重、严肃、沉稳、大气的版面风格。新年以来,报纸的全彩印刷对版式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重保持人民日报总体风格的同时,版式设计必须顺应彩色印刷需求并遵循视觉美学的规律,注重现代风格展示,体现时代特点。改版以来,人民日报通过增加视觉元素,用好图片、图表,减少文字量,以及精编稿件,做好提要等方法,大胆实践探索,改进创新版式,各版重点报道均注重适应“精要阅读”趋势,提炼核心信息,增加内容提要,改善阅读体验,增强版面张力。而对于各版的总体风格和一些重点栏目的位置等,注意保持稳定,不轻易改动。
头版被称作报纸的“脸面”,“脸面”的变化,代表着报纸版式设计的方向,往往是检验改版成效的重要标尺,透过人民日报头版版式的变化,能够对全彩印时代人民日报版式设计的新特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增加可视元素,让版面“美”起来。改版以来,人民日报头版的可视元素显著增加,提要、线条、色块、边框、底纹、照片和图表在版面上更加活跃,为编辑思路的体现开拓了新的表达空间,其中,提要的创新运用,是头版“美”起来的一个重要抓手。比如,元旦当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对国家主席习发表新年贺词的报道中,位于正文左侧的内容提要显得格外突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首次就习有关报道加设提要,提要遴选贺词中四条或感情充沛、或高屋建瓴、或鼓舞人心的点睛之句,用暖块铺底,让读者既能迅速领会贺词精华,又能直观感受讲话给新年带来的新希望,也使报道变得更突出、醒目、美观、可读。与改版之前处理此类稿件采用的“标题+照片+正文”不同的是,增设提要并进行优化设计后,至少带来三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精要更加明确。精选习主席新年贺词中从回顾到展望的点睛金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读者领会贺词精要,感受讲话给新年带来的新希望。二是重点更突出。提要位于报道正文左侧第一栏,突出的是位置优势,字体字号与正文明显区分的红色提要,突出的是色彩优势;每条贺词前用红色小方块色块强调,并在提要下方分别铺设暖色渐变色块,突出的是视觉引导和秩序感优势。三是报道有了新意。提炼精准且有设计感的提要,体现的是编辑的水平和设计的用功程度,赏心悦目的视觉呈现,让读者一眼就看出改版带来的新意。
在为习相关报道增设提要以外,头版还对社论、其他时政报道的部分加设提要,在保持字体字号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提要表现形式不拘一格,读者阅读更加轻松自然。特别是对于相关活动的提要处理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做到了把核心的事情当做核心来做,为党报头版带来了全新视觉效果。正是有了诸多可视元素在版面设计中的合理使用,人民日报改版后的版面变得更加“美”了。
——营造视觉重心,让报道“亮”起来。视觉重心是版面的“版眼”,对于那些上不了头条又特别重要的时效性新闻或主题策划,通过设计组合,营造视觉重心,能够让报道在版面上形成更加明确、清晰的阅读亮点。
以1月4日头版为例,在头条之外还有两条重要新闻,一是嫦娥四号实现月背软着陆并传回月背影像图,二是中国科考队成功进入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处区域。为了突出这两条新闻,头版在编排设计上用了不少心思。首先是通过归类组合,用整版近1/4篇幅归类两篇科技类图文报道,用组合呈现的大体量突出报道分量。其次是在文章周围使用蓝色边框,并使用蓝色渐变铺底,从色彩上与其他稿件形成明显区别。最后是精心设计标题,“首次!”“首张!”两组铿锵有力的醒目文字,突出事件的重要,8字一排的四行实题,排列整齐,很有气势,较大的标题区,再加上图片的使用和模块式编排,使这片蓝域成为版面上的一个亮点,对读者产生巨大的视觉吸引力,在同主题报道中做到了比其他媒体高出一筹。
——提升读者意识,让导读“强”起来。头版作为报纸的封面,需要重视发挥导读功能,导读的具体形式,除了标题导读,还可增加内容摘要导读。改版以来,人民日报头版的不少导读都有了很大变化,通过提炼文章要点,优化视觉设计,可视效果明显增强,真正转变为头版上的“亮丽一角”。
如1月7日的导读,整体设计以蓝色为主,与当天版面大面积的暖色形成冷暖对比。两个导读均以深蓝色铺底,并用长方形浅蓝色块上下均匀排列,打破单一色调的沉闷感,同时也让文章要点显得更突出。对于导读中标题、版次、关键词、要点等的处理,也做到了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对比中有重点,导读也由原来单调的纯文字变得更加赏心悦目。这样的设计,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设计感和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现了编辑思想与引导意识,更好体现出导读的价值。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人民日报在保持改版以来追求精品化的同时,各版设计风格也逐渐趋于稳定。要闻新闻板块,大量优质图片为版面添彩,通过加边框、铺底纹、做图表、变字体等多种手法,版面灵动、和谐,重点报道突出,令人赏心悦目。评论理论板块,漫画和照片的使用让阅读更轻松,评论版提要采用比正文稍大的黑体字,并在左上和右下角使用文武线装饰,形成较为常态化的版式风格;理论版除头条提要采取“楷体字+灰框”处理外,其余文章均用“黑体字+橘黄色圆角矩形”处理,主次有别,版面有序。周刊副刊板块,依托版面定位,营造特色氛围,追求创新表达,版式灵活多样。比如,1月14日的财经周刊,制作数据图表,一图看懂一年来减税降费的效果和社会融资规模等的变动情况,颜色柔和,读来轻松;1月18日的新农村周刊,从图片到配色,都使用了清新、有“食欲”的黄绿色风格,版面显得很干净,与报道主题非常吻合。这些创新都大幅度提升了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人民日报自今年元旦开始的新一轮改版,是人民日报顺应新闻传播方式新变化、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要调整,是人民日报奋进新时代、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大举措。人民日报对办成一张精品化报纸的追求,是人民日报范儿的展现,是人民日报“格”的体现。高水平的改版,需要持续用心用力,不停地改进革新创造,更好地展示党中央机关报、世界级大报的风采,以新气象、新面貌、新业绩,向新时代献礼。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快速的提升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